中年的婚姻危機
年輕的時候,愛都是真的愛,剛結婚懷孕生子也覺得很幸福美滿,但為什麼…… 為什麼…… 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開始,不知道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差錯,不知道是誰變了或說是誰都沒有變,我開始感覺不到:我們還需要一起生活的理由。
我感覺就算沒有你,我也可以一個人扛起這個家。搞不好心裡還覺得更爽!
離婚的念頭不時回出現,我到底該怎麼做?
—
別驚掉下巴,這不是我的心情,但卻是身邊很多朋友「曾經出現過」或「現在正在經歷」的念頭。
中年的婚姻危機一點也不特別,也絕非你所獨有,甚至還可以說是一種集體記憶。只是有些人發生地早,有些人發生地晚,有些人轟轟烈烈,有些人則是平平淡淡地度過。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篇我回信給好朋友的書信內容(經過他同意,並修正部分內容),因為我覺得這是許多人都會面臨到的問題和感受,希望也能幫助到其他默默看文的版友們,大家不一定要留言,畢竟涉及隱私和最深層的感受,但還是歡迎留言交流,除了可以互相給彼此打氣,別人也能看見不同角度、不同經驗的思考!
由於全職媽媽和職業媽媽會面對的心靈挑戰可能有部分會稍微不同,這一篇的對象是職業媽媽。
—
(文長)
親愛的__
首先,先謝謝你的信任,願意與我分享你的心情和聽聽我的想法。
我相信你會特別寫信找我聊,絕對不是只想靠北抒發一下心情,而是希望能得到什麼不同角度的啟發或幫助,所以我要對於我提供的看法更加謹慎。本來想說要不要打電話直接聊,這樣我們可以有更多的互動和即時提問,但想想還是用文字,大家比較多時間可以沈澱,我能調整我的用字遣詞和邏輯,你之後也能反覆地看,細細思考。
看到你的信,我其實是還蠻驚訝的,因為在我的印象中,你和你老公的感情很好,當然偶爾會有些吵架不爽,但那都是正常的夫妻育兒生活會面對的,所以沒往你有「想離婚」的念頭去想過。突如其來的告白,讓我覺得很訝異,但再想一想,也不是不可能,畢竟這是家家戶戶都會遇上or已經遇過的中年婚姻危機。
我認為從男女朋友交往到結婚,然後經歷生兒育女,接著生活就是無止盡的錢錢錢,照顧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與分配工作。感覺到愛情的消逝、肉體慾望與滿足感的銳減、甚至連彼此存在的意義都感到模糊,是一個完全正常的過程。
你想想,跟一個人在一起一二十年,該好玩的、該新鮮的、該曉得的都已經結束了吧?就算每天枕邊人是玄彬、孔劉、宋仲基,看個二十年也就是個普通的中年大叔,他如果都不幫你倒一次垃圾和帶小孩去上安親班,還談什麼戀愛的感覺?中年婦女會覺得的超帥和覺得的超好,是每個月拿很多錢回家卻還每天和你一起做家事與帶孩子的男人,只可惜這世間少有,有也是別人家的老公(笑)
反過來說,我們對男人也是一樣的。雖然說我們已經是出門會把自己打扮地漂漂亮亮亮亮、維持身材與美貌的太太,可是在家也都很放鬆自我,眼鏡、素顏、寬鬆t恤、坐姿開開、睡覺打呼、沒事就在大罵小孩的老婆,一個普通的中年媽媽。我們又提供他什麼眼福、心跳的感覺和溫柔支持呢?
失去提供吸引力和情緒價值,這是同時雙向進行的事情,不會是你單方面的感受,因此你老公也在經歷和你一模一樣的一段,只是他也許沒發現/沒去思考/沒和你說/沒覺得這有怎樣 而已。
我希望你認知到這一點,是因為當你理解這是雙方都會有的感受,你就不會只把焦點放在自己被忽略、自己很累、自己扛起所有事上面。不是說這些不是事實,你的付出和感受,一切都是真實的,實際存在的,但不是只有你,有這些感受和想法,我相信你老公也是,只是他沒有說。
當你也能認同這個前提,我們就能進一步站在雙方的立場思考這個婚姻關係。
其實在我身邊那麼多朋友經歷過婚姻的低潮期,無論問題大小、無論感情好壞,很大一部分都是先由「溝通不良」所導致。 沒有說、說不出、說不清、感覺說了沒用、不想說、沒時間點說、怕說了變吵架……等等,最後就是:沒說。
生活中大家工作和事情已經夠忙夠累了,還要花時間來「聊天」,而且一開始聊,沒幾個小時肯定聊不完的事,聊完搞不好兩人還會有情緒的事,誰想做?所以如果非必要、不嚴重、不緊急,那就先不要提了吧?今天只想好好休息,滑個手機、早點睡覺。See? That’s how these things happened.
但沒說,不會讓你的心裡比較好受,因為對你來說問題還是在,悶在那不說,更加不爽,覺得自己都在忍耐和壓抑,對方卻一點改變都沒有,甚至沒有察覺,更加不爽!日日夜夜、月月年年,累積種種不爽,直到,讓人感覺再也無法忍受的那一天!
你看,這就是沒有清楚溝通所開啟的負面關係循環。
沒有人想要發生這樣的事,但它的確悄然發生了!
可是究竟「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它不是表面的帳單誰付或哪一天誰去接送小孩,而是你真正在意的事,真正讓你感覺到痛苦的事。
所以比起討論怎麼與老公溝通的方法或如何處理想離婚的念頭,我會想先請你思考一下,瘋狂毫不留情面與道德地追問自己的內心,真正讓你不開心的事情是什麼?你真正在意的事情是什麼?
不要欺騙自己,不要欺騙他。不要害怕內心的陰暗與自私,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的慾望與需求,不要害怕面對過去的創傷與焦慮。
是不是因為錢的問題?是你覺得你真的為家裡付太多錢多過於他了嗎?還是因為你因為也要負擔娘家開銷或自己的房貸,所以實際上他並沒有少幫家裡出錢,只是你心裡感覺壓力太大了?是家裡錢真的不夠用了嗎?正常的開銷太大了嗎?還是欲望增加了?是你希望錢的支出與分配方式應該重新調整嗎?是你有羨慕別人的生活品質,而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或覺得不安嗎?
是他沒有分擔足夠照顧孩子的工作嗎?還是隨著孩子長大,需求改變,目前你們家庭工作劃分出現問題?是分配出了問題,還是你看不慣他做得不夠好,搶去做了,然後又覺得好累?是不是你們哪些育兒的價值觀不同?你希望他做哪些事,你會覺得輕鬆很多?是孩子有抱怨爸爸什麼事情或抱怨你什麼事情,讓你覺得不公平嗎?
是他的家人或朋友讓你厭煩嗎?是他有什麼不良習慣或愛好讓你無法忍受嗎?是他對自我時間的規劃和安排影響到你的生活或心情嗎?是你想要有自己的時間做什麼事嗎?是你沒幾足夠時間放風回娘家/逛街/和姐妹聚會/按摩/做指甲嗎?是他不讓你做,還是你自己放不下、捨不得花錢?
是你感覺到他不把目光放在你身上了嗎?是他不再主動做出什麼疼愛你的動作,使得你覺得愛缺少了嗎?是肢體親密接觸少了,所以讓你感覺到孤單了嗎?你曾經拒絕過他的邀約或接觸嗎?你有對他做出什麼愛的語言和動作嗎?是他缺乏讚美你嗎?是你們需要兩人相處約會的時間嗎?還是你需要偶爾來個小禮物、吃個大餐嗎?你害怕自己失去吸引力了嗎?你因為他對你失去吸引力而害怕嗎?是你只把心思和重心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他和自己嗎?
我寫這一大串的問題,並不是要指責你或指責他來找問題的戰犯,而是要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直面自己的內心。
唯有知道自己最真實的恐懼、憤怒、不安、不滿、憂傷的來源,我們才有可能從根本來緩和問題。不然處理那些看似很表面的問題,覺得他沒付出啊、就是看他討厭啊,那些都是在隔靴搔癢,就算他聽完你的話偶爾做了點噓寒問暖或多陪小孩,兩人關係可能短暫稍有改善,但隔一陣子你心裡不爽的感覺又出來了,因為根本沒在痛點上解決問題!
因此,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去抽絲剝繭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與感受。
你到底在害怕什麼?你到底在憤怒什麼?你到底需要什麼?
想一想,寫下來。過幾天再仔細想一想,真的是這樣嗎?是不是其他的原因?再寫下來。然後你覺得差不多應該是這樣了,那你再寫信跟我說好嗎?那時我們可以進行下一次的討論。
今天的session到這邊,友情諮詢不收費。哈哈哈哈哈哈!
—
正在看文的你,其實你不孤單,而且快樂永遠來得及!
(圖文不符之突然翻到以前拍的全家福)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