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又心累的媽媽

最近哥哥長大了,脾氣特別大,小龍小鳳不知道是否也剛好正在轉變期還是和哥哥有樣學樣,脾氣也十分猛爆,大吼、尖叫、動手樣樣來,搞得我和老吳有時候也很爆炸,整個家火藥味十足。今天早上哥哥又發脾氣,發了幾次之後引爆我也發脾氣(過程略),等他們都出門後,頓時覺得非常、非常心累……

 

教養三個孩子真的讓人很沒有成就感,孩子間與親子間吵不完的架,不停歇的接送來接送去,需要提早且分散計畫每個人的時間計畫表來幫助他們三個人都可以在時間內完成自己的功課與練習,無止盡的勸說和提醒,彼此試著忍受接納消化對方和自己的情緒,種種、種種…… 但是!這卻是不被孩子感謝的工作與付出……

 

早上孩子們都去上各自的興趣課後,閨蜜問我和哥哥生氣的原因,我藉由和他對話的過程(事實上是我自言自語,我每次都這樣哈哈哈哈),快速整理了自我的心情,今天就一起放在粉絲團,紀錄生活兼分享:

我今天感到那麼憤怒,以薩提爾冰山下情緒與需求的解讀是:

1. 我為孩子做的那麼多事沒有被感謝

2. 我內心需要他們對我的安排認同,那些是為了他們幫助他們完成現階段功課和練習的幫助,而不是覺得我嘮叨和做一堆要求他們的煩心事

3. 我期望孩子能在他自己的領域有所表現,或至少他能夠認真負責,樂在其中就好,而不凡事都要我催,不然我會覺得自己站不住腳,沒有把孩子帶好。事實就是 我可以接受他們平凡,但不能接受他們沒有熱愛。(不特別優秀沒關係,至少要有熱愛啊~不然到底為何自己要上這些興趣課?)

4. 我厭煩每一次都要當壞人的那個人,大家都喜歡不會叫他們做事的爸爸或其他家人。媽媽永遠都是看最遠、想最細、做最多,卻最容易生氣和被生氣的人,太不公平了!

 

解決我情緒的方法:

1. 阿德勒的分離課題:那些是孩子的事,不是我的事,榮耀是孩子的,要負責的也是孩子,我不應該把榮耀和工作都當成是我的。

2. 阿德勒正向教養解讀孩子行為的密碼:
-過度關注(我很在意你,晚點陪伴你)
-爭奪權力(承認無法強迫,請求孩子幫助)
-報復(孩子難過、積極傾聽、避免反擊)
-自暴自棄(孩子需要知道下一步怎麼做,簡化任務)
作法:溫和堅定的起手式:「寶貝我很愛你、我知道你⋯ ,但是⋯⋯」

3. 周老師的123:
1. 這只是一件事,不要累積過去的不滿
2. 第二種想法:我做得很好,小孩也很棒,我們雙方只是需要用好的口氣好好溝通,不要把孩子的氣話和挑釁當真
3. 刪除負面想法
(4. 臉上展現笑容,請現在開始嘴角上揚,假笑也有用)

4. 專注解決方案,溫和回應。
只說單詞,不說句子,注意語氣。
只說單詞,不說句子,注意語氣。
只說單詞,不說句子,注意語氣。

5. 感謝讚美主賜給我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家人,求主賜給我智慧與愛心,去善待孩子,善待我自己的情緒,求主勒住我的舌頭,讓我要嘛閉嘴,要嘛口說的都是安慰造就勸勉人的話語!

 

後來下午到晚上我又忍耐了非常多次哥哥的情緒和態度,盡可能不和他計較也不被他帶起情緒(但因為忍耐,我有胸悶的症狀!啊啊啊~),並且下午在車上,也和他好好說了媽媽提醒和計畫表是為了幫助他,問他比較希望我怎麼做?他還是希望我能提醒幫助他,即使他忍耐不住對我態度不好

另外我也提到我覺得很不公平,只有媽媽做這麼多對小孩身體學習各方面好的事,小孩卻常更喜歡其他人只陪他玩的人,好不公平。他有跟我說,他當然最愛我,但有時候的確會覺得很煩沒辦法⋯⋯ 我想,能在冷靜時彼此很直接這樣述說,我們的親子溝通還是很健康親密的,只是衝突一點也不會少就是

社群媒體充滿美好的人事物,看久了真的會懷疑人生。但真實的人生是:「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日不得閒。」絕大多數掏心掏肺、事必躬親、鞠躬盡瘁的媽媽,都有非常挫折、受傷、生氣、疲憊的一面,即便是所有家人朋友眼中順風順水順心順到不行的我也是一樣的。

中年後才發現,文字是我審思自己、剖析自己和療癒自己的方式。

如果可以,我願用文字分享我的生活來安慰你們,我也願分享我的內在力量來幫助剛好有需要的人。一起加油!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