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難以自律?

(首圖)我最近又老又胖,不好意思放自己去運動的照片,還是放小鳳吧!

很多人覺得我是個自律、很會計畫的人,但其實我的個性底子並不細心、不會未雨綢繆,更是難以持之以恆。要知道我是個風風火火的牡羊座B型,年輕時的人生格言是今朝有酒今朝醉,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我就從沒好好堅持過什麼事情,所以到現在我一項才藝和成就都沒有。

但好險我是一個目標導向的人,所以當我有目標、有慾望的時候,我就會努力朝那個方向直進。因為自己個性不是天生自律,加上身邊也看過不少人的例子,所以我大概理解為何有些人總是覺得自己很難自律?為何自己總是無法堅持就失敗了?難道自己就是這麼弱嗎?

1. 你不自律,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你沒有真正的目標
#自律是一個方法,不是一個目標。

當你把自律當作目標,那你一定做不了,因為你總是在想辦法努力死撐堅持什麼每日打卡、每日課表,但你內心根本不知道不篤定自己為何要做這些事的時候,你根本無法堅持下去。這和你弱不弱沒關係,這是人性。

你要知道自己很想要達成什麼(目標),或很不想要什麼/很怕自己變成什麼狀態(恐懼),或對某件事有極大的興趣(愛好),你才有辦法透過自律堅持下去。

例如,你很想要有自己的公司或跟朋友同事談吐更有深度,所以你能自律讀書;你很不想自己變老變胖或很害怕老了以後生病,所以你現在就開始節制飲食和運動;你從小一直很想學會畫畫或彈鋼琴,所以等到現在有時間了想趕快去做。

就樣前兩年我在減脂時,有朋友說他也覺得自己有點胖,但都懶得運動。我回他:那是因為你還沒胖到自己受不了的程度!果然當她受不了之後,真的就動起來,且超自律又持續到現在。(另一種也有可能會說覺得自己胖到已經沒救了、太痛苦了,但我還是會說:那是你不夠想瘦。)

自律無法在勉強下堅持,但當你有真正的渴望時,你自然就能自律起來。

前提是:你有認真思考過自己想要,或不想要什麼嗎?

我發現在大家工作和家庭都很忙,越來越少停下來思考這些事了,這也是為什麼中年人的自律這麼難,畢竟日子就已經夠辛苦了。

2. 自律是要做出選擇,先從一件事開始

許多人開始希望自己學習自律時,就會像訂定新年新希望一樣雄心壯志,成年人不做選擇,我什麼都想要!每天又要看書、又要運動、要顧小孩和煮飯、還得早睡,這就是失敗的開始。

當一個之前都沒有成功自律過的人,一下子要認做做這麼多事,怎麼可能做得來?成功人士的一日課表,不是一般人抄抄作業就能跟上的。

請選擇一項最希望做到、目前對你最重要的事來進行就好,專心做好這件事,等自己覺得能夠掌握了,再來延伸到其他的事情。

另外,要從自己原有的作息要切割一部分時間出來做別的事,勢必會壓縮到其他事物的時間,要做好承擔犧牲的心理準備。但其實只要習慣了之後,你就會發現,你其他事情也都有做到,只是過去時間利用效率不佳,所以無法兼顧而已。

3. 太用力走不遠,自律貴在持之以恆

自律的困難和珍貴之處,在於能長久堅持。

但為何什麼堅持不了呢?除了前兩項因素之外,就是力度過猛。這就好像如果我很久沒運動,突然直接去健身房上了一堂重訓之後,再加一堂拳擊有氧,隔天還有辦法正常去運動嗎?絕對全身痠痛要在家休息兩三天!這樣巨大的痛苦,還有辦法讓人維持一週三天的運動頻率嗎?

所以正確的方式應該事先制定頻率或簡單的目標,但必須要具體,而且務必達成。例如:一週去運動三次,剛開始每次只要15分鐘就能閃人,想要多增加時間可以,只要一週有去三天,每次15分鐘就算成功達成。或是一週要看完一本書,不管是花一天、還是三天、還是五天、七天都行,只要一週看完即可。不然就是每天要求自己看書30頁,反正就是一定要完成。

重點在於,剛開始你要制定一個你覺得舒服、能堅持的份量,然後按照計畫完成。

以我為例,我的運動習慣被暑假、中秋和中國十一長假不停中斷,最近重新開始自然需要克服惰性和體力退化的痠痛。我的方法是提高自己去健身房的頻率,平日五天之中,我要求自己必須去三到四天,但是降低運動的強度,也就是說我只要求我自己去,但我不要求我運動心率和強度要很高。以前我可以連上兩堂重訓和有氧,爆汗又痠爽,可是現在剛開始我只要求自己去快走或慢跑跑步機40分鐘就好,如果我真的很不想跑,我還可以邊滑手機邊快走。重點是我盡量每天去!

這不代表我每一次去之前都能歡歡喜喜,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每一次要去運動都要先天人交戰一番才能出門,我常常會一早醒來就先把下午要去運動的衣服直接換好,以減少我後來偷懶不去的可能性

事實上,我雖然只要求自己去,但每次我去健身房去以後,根本就不會依照當初的要求只運動40分鐘,也不會像一開始所說的維持低強度,我通常都會運動50~90分鐘,我會一直給我自己小小提高目標,從多10分鐘、多20分鐘開始,或先設定2公里,再3公里,再5公里,但累了也可以隨時停止,就看當天的心情和體力,因為成功的標準很明確:只要有去就好。

我能很容易開啟新的自律循環,除了是因為我有很強烈想要身體健康、身材緊實的目標之外,就是因為我把一開始要求的運動強度降低,只要求增加次數,讓我的身心處在一個相對舒服、沒有很大壓力的狀態,就不會那麼難堅持。

這個以「每日微小習慣」來驅動達成長期自律成效的觀念和作法,在《原子習慣》這本書提到很多次,想要知道更多細節和方法的人建議去找書來看,我覺得很不錯!

最後,我想說:關於自律,
不是別人個性天生就比你更能堅持,
而是別人建立了目標,有更強的驅動力。
不是別人都不會被誘惑或怠惰,
而是在關鍵時刻
要做去與不去、做與不做的決定時,
他們每一次都戰勝自己的惰性,
做出正確的選擇。
其實你也可以,
只是你想不想,有多想而已。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