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覺得孩子自控力不足?要保護孩子的自控力心理資源
印象中去年我在某一本書上看到「自控力心理資源」的概念,當時是用大人減肥為例子,例如我們白天比較能成功飲食控制,但不知道為什麼,常常就在晚餐的時候或小孩去睡覺以後,突然壓抑不住想吃的情緒與衝動,白天的努力在夜晚最後一刻失守了!
這個經歷是不是很有既視感?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就是因為個體的自控心理資源有限,每一次遇到需要我們展現自控力的時候就會耗損一些,一旦損耗過度,就會資源不足。當自控心理資源不足時,原本一開始我們還能靠著雄心壯志勉強努力堅持的事,最後變成失敗收場。
在《孩子的品格-寫給父母的積極心理學》這本書提到:「自控力是一種寶貴的心理資源,但也是有限的。明白這一點,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我們讓孩子堅持學習半小時,他明明答應了卻做不到,或者為什麼剛開始學習時效率不錯,到後面就越來越不專注,就是因為到後期他們自控力心理資源不夠了,根本沒辦法很好控制自己。」
所以可以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如何管理自控力心理資源?從《孩子的品格-寫給父母的積極心理學》P.165有一些建議,我簡單整理重整,分享如下:
1.遠離法
大部分的人,甚至那些成功人士,都不是因為有強大意志力或超強的自律能力,讓自己能「盯著誘惑卻又能戰勝誘惑」,反而更多都是藉由「避免」、「遠離」誘惑來達到目標。
所以我們想幫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時,可以使用分散或轉移會消耗他自控力事物或環境的方法,避免他在無意義的事物上消耗他的自控力心理資源。例如,乾淨、沒有玩具或太多圖像、擺設的桌面,一個相對安靜無太多人干擾的空間,減少零食點心供給等。
2.制定更合理的計畫
有時候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缺乏合理且周全的計劃,所以一下決定先做數學、一下想起英文又拿出英文,結果什麼都做了一點,但全部做完的一個也沒有,帶來心理焦慮,學習效率和效果也變得更差。這些看起來可能像是學習能力不足,但其實也是因為沒有合理的計畫,造成孩子自控力心理資源的損耗。
因此父母可以先協助孩子一起制定計劃,並且依照孩子本身的強弱項,把它最重要的學習,擺在自己精力最充沛、頭腦最清楚的時段,以確保孩子能在自控力心理資源最充足的情況下完成任務,並確保他一次只先專注完成一件事或一個目標,過程中也不要中斷打擾。
事後表揚孩子努力練習執行計劃的過程,等孩子自行積累成就感,享受因為計劃、專注帶來的喜悅,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更科學安排自己的時間分配,不僅不會過度損耗自控力,更能增強自控的能力。
3.及時休息蓄能
自控力心理資源就像我們的現金儲蓄一樣,一旦經歷一大筆開銷快要透支時,我們就需要休息、重新存錢,等有足夠的資源之後,才有辦法再進行下一個活動。
所以在孩子一天學校的課程結束後,或孩子剛完成一個大考、一個高度用腦或高度耗費體力的興趣班,或是完成一個大作業,請給予適當的時間放空、運動休息或睡眠,千萬不要給予過多的試卷和作業,以及滿滿的行程。
自控力能量一直得不到充足的情況下,隔天上學也會依然無精打采,心理上會產生「習得式疲倦」,造成之後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的現象。
–
分享我家的案例。
我們家哥哥算是非常容易分心的小孩,小學從一年級起每一學期的家長會和成績單評語,我們都會被提到不專心、分心、放空、和同學講話或上課玩文具屢勸不聽的事情,無一次倖免。在家寫作業、讀書、練琴、吃飯,要離開位置八百次,要蹲廁所二十分鐘、突然躺在床上、跑去沙發看漫畫、不停跟弟弟妹妹聊天、無時無刻偷聽大人談話並想提問和插嘴。每一件事都可以用三倍的時間還沒完成,或草草完成,令我和老師都非常頭痛。
今年暑假尾聲,我厚臉皮問家裡附近補英文的機構能不能讓我丟小孩在那裡寫作業(當然是免費,哈哈),結果一試成主顧!原本花三小時得到完成度70%的作業品質和數量,現在花一小時就能做到85%以上。因為我提供他一個「遠離」誘惑的環境。
他遠離了溫暖的家,遠離了乾淨舒服的智能馬桶,遠離了弟弟妹妹歡快的喧囂聲和房間柔軟的床。當他遠離了誘惑的環境,他就降低了自控力心理資源的損耗,而自己來到機構也會順帶調整了心態:「我是來這完成作業的」,這個mindset同時會幫助他再提高自控力心理資源。
另外,我通常都會帶他先去運動打球90分鐘,再帶他去機構寫作業,先讓他釋放精力,動得多才靜得下。然後我會和他一起制定安排計劃,討論我們早上要做什麼,哪一個先做,哪一個留在下午做,依照需要安排的「次序」寫下來給他,然後才讓他去機構或在家完成。
注意,一定要寫下來,而且提醒要按照次序,他們才不會忘記漏掉。
執行到現在,我發現哥哥從一開始很抗拒去機構寫作業,但現在願意每週過去,甚至有時候我問他要在家裡寫還是去機構寫,他回我說要去機構,真的是很大的進步!
從我和他回顧這個決策和執行過程的談話中發現,他說自己心裡雖然還是很不情願,但他也發現自己的確更能在更短時間完成,那他就有更多時間能夠休息玩樂。
如今看到《孩子的品格-寫給父母的積極心理學》的說明與建議,加上我自己實際經驗支持,我更加相信孩子(其實我們大人自己也是)可以透過這些方法協助,並在實際體會並收穫了減少消耗過多心理自控力資源帶來的成果與美好的心理感受,可以幫助他們訂出更合宜的規劃,提供自我管控的能力與成果。
當然,每個孩子有不同的難關,每個年紀也會遇到不同的問題,不可從一而論。但相反的,我們也不必一套武功打到底,見招拆招,走一套學一套,保持彈性隨時因應,那就是我們父母的功課了。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