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65-236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 讀後感

今天這本書的作者和我之前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同一位作者,我不喜歡前一本書,因為有點太淺了,看著是隔靴搔癢的感覺,但這本「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裡面案例豐富,讀起來非常愉快,加上有作者自己看心理醫生的案例,顯得更加精彩。

等等,這是一本心理醫師去看心理醫生的故事?對的,在作者繼續當心理醫生的工作時,自己也因為跟男友分手而陷入憂鬱,進而尋求其他心理醫師的幫助,這本書的內容,感覺大概有1/3左右是作者進行為期一年心理治療的紀錄,2/3是自己門診病患的紀錄(當然為了保護隱私,已對姓名與內容進行竄改與置換)

大概是電影的刻板印象,我總覺得心理醫師的人看起來都很刻意「保持距離」,沒有情緒地問一些反問的問題,然後時間到了或訪客感覺正要聊到重點時,就因為時間到了,下次再見。還有,畢竟心理醫生本身也是普通人,他也會有他的現實要面對,他的情緒、觀點、盲點、道德價值觀、抽離當事人情緒的問題,也會影響他的專業和能對看診人探討的深度。

倘若一個心理醫師自己的生活都過不好了、世界都要崩蹋了、太投入看診者的世界以至於不能保持客觀,他還有辦法「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嗎?還是都在腦中想自己的事,敷衍混時間?又或是嘴巴說的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一套?又或是變得走入看診人的生活變成朋友,反而變得無法給予最恰當的諮詢?會不會累積太多看診者的故事,心理醫師自己也變得心理有問題?

我自認是那種不需要心理醫師的個性,不是說我個人完全沒有問題,而是我是屬於可以表達自己情緒想法的人(不表達才會死的那種),因為能符合「找到人訴說」與「說出自己真實感受」的這兩個必要條件,加上我的心思比較直,我習慣直觀地:自我剖析找出問題>解決問題>解決我的情緒,這樣的個性相對比較不容易陷入憂鬱。而且,我認為其實不管是人的行為或心理要改變,主要都還是得「靠自己」,就算心理醫生再厲害、再用心,如果看診人不願意正視問題並改變就是無效,到頭來都還是得回歸自己,所以原諒我會質疑:心理醫師能達到多少幫助?心理醫生確確實實幫助多少人?幫助的程度真的有那麼大嗎?

我想答案應該還是肯定的。

因為世界上還是有一大群人,他們身邊沒有人願意聽他們說,或是關係太複雜了不能說,或是其實自己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的問題或刻意不去承認、也有可能是缺乏那個可以在適當時機說出事實的人,這時候心理醫師真的會非常地有幫助。畢竟要分離自己的生學,仔細拿捏該什麼時候幫助看診人面對現實,直搗問題核心,就是心理醫師的經驗和技術(還要有點運氣,找到價值觀和步調能match的心理醫師),因此如果自己的個性對內心想法比較難以啟齒、身邊沒有適合的傾聽者、搞不懂自己情緒為何低迷、對人生茫然失去方向的人,我相信心理諮詢一定能起很大的作用。

畢竟就如同書上說的:只要肯訴說,承認本身就是最隱蔽也最關鍵的改變。我們改變不了問題,但我們可以改變對問題的態度。只要能夠看到問題的存在,就已經改變了面對問題的態度。

這本書讀起來蠻輕鬆好讀的,可以當作好幾個人從否定自我到面對自我的過程這種小故事集來看。

這是昨天那本書的讀後感,今天我看的書是「成為波拉瓦」,這是一本傳記書,波拉瓦是寫「第二性」的作者,通常比較熟為人知的是女權運動的啟蒙者,我覺得這本書好好看,不過今天只看了260幾頁,一半多一點,明天再繼續讀完。

今天對我來說有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令我有點欣喜。

早上我陪哥哥去打籃球,龍鳳在家;下午我陪龍鳳去上運動課,哥哥在家。一般來說,媽媽單獨陪大寶的時間還是比較多的,我也不例外,但下午陪龍鳳上課,我感覺到自己好像有給予他們的關注時間,雖然我也一樣在場邊看書,雖然龍鳳兩人還是一起分享了我的注意力,可是他們也和哥哥一樣,由我親自陪著去上興趣課。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有一樣的感覺?對家有多寶的媽媽來說,能單獨跟每個孩子相處,是一種非常開心的事。當然,等龍鳳再大一點,我也會給予他們分開的約會時間,不會總是要綁在一起,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值得擁有爸媽所有關注的機會!

 

今日反思:

對於我今天和孩子討論到一些人生中可能會出現的黑暗面,例如學校有壞老師、同學霸凌、老師霸凌、過去的孩子沒有發言權或不被信任、父母對孩子的高標準對待、言語與肢體暴力、女性在過去遭受的不平等對待等,讓我感覺自己是一個孩子可以「討論」事情或生活的對象,也期許自己將來能做孩子一生相伴的人生導師或心靈朋友。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