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只是一個幫助者

孩子的數量多了,你就知道功不在你,過也不在你。

有些只有一個小孩的媽媽覺得自己很會教,殊不知有時候只是剛好生到好帶好教天資優異的天使寶而已。

有些才生完一個就怕得要死,覺得自己費盡洪荒之力也無法游刃有餘,自認能力不足無法再生,其實也只是剛好生到一個需要比別人花更多心力照顧、嘗試不同方法教養的孩子而已。

因為孩子樣本數不足,所以難以驗證造成差異的關鍵因素到底是什麼。

但當孩子的數量生到三個以上,生的數量越多,妳就知道很多事情跟妳關係不大。因為有的小孩天生就數學一點就通,有的小孩單字永遠背不起來,有的小孩體育細胞很好,有的小孩音樂細胞趨近於零,有的小孩叫二遍就來,但也有的小孩你吼了五遍都像沒聽到一樣。

一樣同一個工廠出品,一樣同一個媽在帶,結果兄弟姐妹卻生活習慣不同、學習態度不同、人際關係手腕不同、面對挫折的心理素質也不同。

雖然後天環境與教育培養對孩子一定會有影響,因為孩子的價值觀、習慣和知識能力等培養,都深深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我覺得父母無須過度擔憂,亦毋需往自己臉上貼金。不是我們很會教或很不會教,才導致孩子不一樣,而是每個孩子原本生來就不一樣。

其實,我們的角色就只是個幫助者,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盡可能幫助每個孩子長成他們可以達到的最好狀態,幫助得宜、資源到位,開發達成率就高,反之就低。

由於生在誰家已經是不可改變的限制,他們的個性天賦愛好基本盤又大致已定,所以未來成事在他們個人,不在我們。有的時候我們要提醒自己後退一步,課題分離一下,如果他們做得好那是因為他們自己,如果他們做得不好也是他們自己,不要讓自己帶入感那麼強,因為那不是自己的業績,也不是自己的成績單。

記得自己只是一個幫助者,而不是主事者,對於很多事情就能看明白,也會放鬆很多。

他們只要盡力就好,而我們也只要盡力就好!

首圖為 回家會自己記得並主動完成作業的小龍(而他哥在旁邊一直不時詢問:龍寶,你不先來玩嗎? 龍寶說:我先做完作業。)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