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好了,什麼都好了

開學第四天,代表我開車接送上下課也已四天。之前我也煩躁哀嚎:「好煩喔~以後每天六點就要起床做早餐,每天多花兩個多小時開車接送,感覺才送走小孩沒多久,怎麼又要出門了?」痛苦~痛苦~痛苦啊~

但是昨天我發現自己心情很愉快,規劃的工作清單完成度也是百分百,仔細回顧後我發現那是因為自己的思維已經在我沒注意時自動修正,所以那些曾經負面的感受突然都消失了!昨天晚上我興致勃勃和老吳分享這件事,今天也寫文記錄下來:

  1. 每天時間減少兩小時的問題:
  • 如果每天都去想:「啊,原本這個時間我還能在家翹腳休息滑手機,現在卻要出門,每天都少了兩個多小時休息時間。」若一直關注在失去的兩個多小時,那一定會很不開心。
  • 所以我反過來告訴自己:今天有六個多小時的自由時間,你想做什麼?時間該怎麼安排?這樣想法就正面很多。關注在如何珍惜擁有,而不是失去什麼。
  • 事實上原本擁有九小時左右的情況下,時間有效利用率(包含休息的時間與感受)也不是百分百,就算現在減少了兩小時,我完成的工作內容和原本也沒有差很多,所以實際執行下來真的沒什麼區別。

 

 

2.  放學要提早去搶車位問題:

  • 送小孩去學校這個時間相對不會塞車,而且每個家庭到校時間不同,只要時間錯開就沒什麼找停車位的問題。但放學可不一樣,因為放學時間是固定的,全校的家長都要在這時間抵達,而且我們學校附近車位本來就是一位難求,許多家庭都配有司機接送孩子,通常在放學前一小時半左右司機們都已經佔滿了校門前一排車位,在這情況下我必須確保找到車位,而且最好不要太遠,不然孩子要走很久,提早停好車再進學校等孩子放學,這就是最具挑戰的問題!
  • 學校表定3:45放學,以前校車大約3:55~4:00發車,我只要4:20在家裡附近走路接小孩就行。這次開學的前兩天我都3:10左右開車出門,停車位已經要到學校後門去找,而且還停得有一點點遠。
  • 昨天我轉念一想:反正最後在家那一小時我也一樣是在看書、交代阿姨家務晚餐事項、滑手機或休息,如果是看書和滑手機休息這件事我在車上也能做!何不乾脆更提早出門,如果我2:30左右就提早出發,這樣我不僅能稍微停到比較好的路邊車位,節省停車費和孩子走路時間,而我自己的事情和時間一樣不耽誤,還可以閃躲聒噪愛聊天的阿姨!(笑)以後我只要確保運動和重要工作提早在早上完成即可。所以我們昨天放學就好順利唷!還能休息一下再去上蹦床體能課,比坐校車更棒!

 

當然,就算轉變心態,早上做早餐、盯他們晨讀、趕快吃飯和催出門這部分依然像打仗一樣,憤怒壓力指數很高,但現在每天能看到他們笑笑鬧鬧開心走入校門的模樣(我真的很滿意我家小孩看起來很快樂、很有活力),而下午我必須提早更多時間到學校搶車位等下課這件事也不覺得厭煩了,就覺得自己調適心情和修正行動這個過程完全應證這句話:心態好了,什麼都好了!

如果你也在為一些改變或意外事件而煩惱或低落,試試改變你的眼光和心態吧!關注在如何珍惜擁有,思考改變帶來什麼,而不是失去什麼,或許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

 

#試一下不用錢
#不用花錢的快樂更快樂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