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四千週

好久沒分享讀書筆記了,其實是因為讀書筆記通常都會長篇大亂要開電腦,所以我有點懶,但每天發廢文不可取,一週還是要有一天有點內容的主題才行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今年看的第7本書:四千週。

什麼是四千週?四千週是作者推估人類壽命如果活到80歲的話,大約可以活的週數。當然有些人比較長壽可以活到八十幾、九十幾,但別忘了,也有些人也是低於平均值的,而且如果從地球的歷史或宇宙的時間來看,come on,這一點誤差範圍的時間有差嗎?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一看到人一生只能活4000週左右這個概念時,第一件事就是換算自己還剩下多少?我心想天啊還真好算,我現在不是要奔四了嗎?那我只剩下2000週多一點了!其實2000週還是不少,好歹我人生才過一半,還有另一半能過呢~只不過越來越老,感覺就離精華越來越遠了,當然還是會想好好過好自己的人生。

這本書老實說我覺得讀起來會有一點東一塊西一塊的,分成超多小節概念有點散,不過也許這種勵志類的書就是這樣,必須透過一個又一個故事和例子拼湊一個概念銷售給你。但我的確還是從這本書獲得一些收穫,例如,作者中心思想就是要去「接納生命=時間的有限性」,因此希望我們去「選擇有選擇的生活」和「接受無法控制的事」,來選擇你想要的活法,讓你自己覺得人生和生活是有意義、是快樂的。

裡面最讓我感到最心有戚戚焉的就是「限制悖論」(paradox of limitation)-當你越是努力管理時間,希望實現完全的控制、掙脫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不如意,你的人生就會有更多的壓力、空虛和挫敗感。所謂的效率陷阱,就是當你能力越強,能完成越多工作,你給自己的目標和期望也會上升,別人可能也會丟更多工作給你,然後你就越來越忙,接著你越想要精準管理時間、越想要讓自己提高效率和產能、越想要凡事都兼顧,你就越不快樂。

不是嗎?我們不都在追求自己多有效率,一天能完成多少事?我們是不是都在追求兼顧事業、家庭、婚姻、me time還要打扮得體?我們是不是相信:只要我好好管理利用我的時間,這些事情我都能做到?

你真的能事事兼顧嗎?(想一想過的經歷確認一下)你快樂嗎?你每天花最多做的事情對你來說是人生優先的事嗎?你能接受自己安靜做一件事嗎?你有發現你的「分心」,是你自己盼望能逃離正在做的事(很可能對你來說其實是最需要或重要的事),好讓你不去感受這件事帶給你的不悅感,希望避免事情不如你的預期或失去控制嗎?(p.97) 你會不會焦慮自己都沒好好利用時間,做有意義的事?等等,到底什麼事對人生有意義?

太多的問題和焦慮,其實源自於我們在工業革命後,被資本主義和時間的巨輪推著往前走,每個小時都要計算能化為多少產出、創造多少價值才有意義,就連設定休息時間,都是為了讓大家之後回去上班能有更多、更高效的產出而設定。

按理說我我們現在有那麼多家電、網路、工具的發明可以節省我們許多力氣和時間,為何我們還這麼忙、這麼累、這麼沒時間休息呢?因為我們被推著繼續前進,永遠在為下一步準備。幼稚園畢業了要為小學準備,小學畢業了要為國中準備,國中畢業了要為高中準備,高中畢業了好開心,要為大學準備,大學終於畢業了,告訴你要為出社會準備…… 我們永遠都在準備下一步,我們努力的當下都不開心,都在等到目標達成的那一刻,那一刻好開心卻好短暫,因為我們又要投身下一個目標。當我們每一個當下,都是為了被轉換為有價值的未來時,我們當下不快樂,未來的每一刻也都一樣。「當我們所做的事,只有位另外事情奠定基礎才會被視為有價值,這個觀念其實ㄉ是錯的。」(p.116)

大家可以去想想看是不是這樣?

總之,這本書就是跟我們討論這樣的議題,指出我們可能會有的問題及原因,以及有哪些可參考的做法,可以改善我們的問題。

以下選出部分我的讀書筆記和心得分享,詳細請看照片。

p.29 接納時間的有限性:關鍵在於學會清醒地做出決選擇,決定哪些該專注、哪些該忽略,而不是任由工作默認順序安排。要審慎地做出重大、艱鉅、不可撤銷的承諾,而非「不去做明確的選擇」來圖擁有掌控感,這樣生命意義就會提高。當你做明確的選擇時,意味著你要放棄其他事,但正因為你選擇放棄了,才證明你的選擇更有價值。

p.70用每天工作的第一小時做最重要的項目,預先排好與自己開會的日程來保護自己的時間,確保先償還自己。

p.72 抵抗「次」優先級工作的誘惑,只做最重要的事。

p.87你活在世上的體驗,就是由你注意到的所有事情的總和,每一個注意力就是你的人生。(所以,你如果花太多時間刷抖音這些,這就是你的人生誒!)

p.155 我們必須向現實投降,認識到完成一件事情就是需要時間。承認自己無法控制事情的發展速度時,焦慮就會減少。(這讓我想起翰翰拖拉的個性和緩慢的進食與走路速度)

p.164 問題就是需要你解決的事,如果生活每有這樣的需要,那麼就沒有任何事物有意義了。生活就是與一個又一個問題打交道,然後為每個問題花時間尋找答案的過程,那是你存在的實質。

其實朋友們,包括我自己,都普遍認為我是快樂的人,我其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只覺得自己很幸運,遇到好的家人、朋友、老公、公婆、孩子,因為擁有很多,所以覺得快樂,但後來看到書中「五個提問」及「十個幫助你接納人生有限性的工具」以後,我才發現,原來我自己的個性或處世本質上,就有很多符合這些問題或建議之處,所以讓我焦慮或不快樂的因素很少。

p.187 五個提問及我的第一直覺回應如下,大家也來思考一下自己的答案。

提問一:在生活和工作中哪些方面,你目前追求的是舒適,而實際需要的卻是一點點不適?(待和之後提問三和四一起回答)

提問二:你是否在用無法達到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評判自己?
不覺得在時間選擇上讓我去做無法達到的標準,但在育兒上的確有這種感覺,因為我無法做到讓孩子或我自己樣樣都滿意的標準,難免會評判自己。這個提問,是對自己很好反思的問題。
不過的確也是會期許自己什麼更有效利用時間、更多產出這種不願面對時間有限性的想法。

提問三:你在哪些方面還沒接受下面這個事實:你就是你本來的樣子,無法成為一個想像的自己?(待和之後提問四一起回答)

提問四:在生活哪些方面,你在有十成把握之前都不敢放手一博?
在心裡還是有一部份希望自己能有一些不一樣的作為,讓自己有一個特別閃亮的點,例如寫一本人生紀錄或書(但不需要出版也沒關係),或是能創一個品牌去經營。但也許我無法成為想像的自己,又或者我還沒向書中說的那樣:如果真的覺得對自己人生是很重要的事,我不需要等到一個完美的時間再開始,而是可以每天做一點點來進行,重點也不在於最後有沒有到達結果,而是在這過程中,我是否能全心投入,而感到快樂,那麼,就是在做對人生有意義的事。

提問五:如果你不是那麼在自己的行動能否取得成果,你會選擇用其他方式生活嗎?
我很開心,我應該還是會選擇現在的生活。其實我的油畫、跳舞和書法也都沒多強,就連育兒也無法確保孩子幾來是否就能學習和品格都很好,但在這過程中我的確是快樂且認為值得的,投入做這些事我覺得很有價值。

p.209 幫你接納人生有限性的十個工具

1.劃定邊界:採用定量的生產力策略
限制手頭的工作量且日嘗設定明確的時間段,這部分我覺得自己做得還不錯,像我會規劃今天要完成的重要事項,然後盡可能先完成,有些事情就留到明天,即便是整理家裡,我也會設定時間,例如就給30分鐘,我在這30分鐘內盡可能整理好家裡,計時器一響,我就不再整理,然後去做我想做的事情,這樣讓我覺得很快樂,因為我有整理家裡了,家裡因此達到一定的整潔,又不需要付出所有時間精力在這件事上,好讓我覺得生活都花在這些看似無用的瑣事上。

2.專注一事:在完成一項工作前,有意友遲其他工作
有時候會被分心,又或是如書上說的,自己想分心,所以要再加油

3.要事優先:提前決定放棄哪件工作
我想到我選擇唸睡前故事而放棄整理地上的玩具、廚房和桌面,放棄這這些事而讓我能花更多時間專注在我在意的事情上,讓我覺得很快樂,我不需要去做到一般世人認為必要且重要的事情上,在我的世界,那並非我的優先,先做好根本不會增加我的快樂指數。這些備暫時擱置的不平衡,就是我生活上的平衡。

4.注重完成:關注已完成的事,而不關注未完成的事
我常自我感覺良好

5.聚焦關心: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愚婦聚焦關心的眼界一直都很狹小

6.擁抱乏味:選擇枯燥且用途單一的技術(避免分心)
沒什麼感覺,但能享受一個人的乏味我很可以

7.尋找新意:更深入地體驗日常生活
我只有去學習油畫、書法、上海話是我的新意,但對於既有的日常要去產生好奇和深入體驗,我好像還需要揣摩一下

8.保持好奇:做人際關係的研究員
值得學習去觀察孩子與朋友,去接觸和試著了解非同溫層的人,不去要求別人的做事風格、想法、能力都和自己一樣。選擇好奇,而不是選擇擔心。

9.即時慷慨:立刻釋放你的善意(想做好事時要立刻行動)
因為當了姊妹會同工而去讓自己多去關心別人,不要只是獨善其身。其實過去我自己也會定期關心某些朋友,但有家庭後頻繁度、關心朋友的數量及深度都大幅降低,而且老實說有時候也不願花這麼多時間在幫別人解決問題,可是這的確是一件重要的事,也比自己躲起來讀書或充實自我更加有意義。

10.靜默無為:練習什麼都不做
這需要很多練習,也許可以從冥想開始。其實各種書籍都指出冥想的好處,但我內心就是有一點逃避不願意這麼做。不過我相信有一天我會開始的,只是還不是現在(又有拖延理由!不過,如果他不在我認為最重要的事物清單中,那也就是可以(大笑)

總之,這本書雖然寫的感覺有點鬆散,但裡面的一些看法不僅讓我正視自己只剩2000週左右能活,還教我如何接納時間的有限性,讓我去接受讓一些事只為了當下的快樂(當然是要於人有益的事)而不在於為將來的價值,要去有意識地選擇做自己想做或認為重要的事情,人生才有意義,才會覺得快樂而不焦慮。很高興我自己正走在此道路上!

 

本週還看了另一本書,花了15分鐘就翻完這本書,實在無法認真看,覺得談判專家應該要能寫出更有深度的文章,這裡面全都太淺了,只能說作者保留首席談判家的實力,我完全get不到我有興趣的點。這本閨蜜在圖書館借的,我原本很興奮以為是美國的那本書,但其實這是韓國人寫的,只是剛好與那本書同名,害我看完十分錯愕⋯ 但看書的封面也貌似很厲害啊(?)翻完了沒心得,這樣算是我第八本書嗎?

一週運動三次的目標達成☑️

回臺灣身體檢查的老吳和他的小情人(我在旁邊快吐了)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