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紀錄】翰4.5Y。從蒙特梭利轉到國際學校

翰4.5Y8.jpg

翰翰到新學校第一個學校已經快四個月,第一學期也即將在下週結束,

這週五之後,就是長達三週的聖誕新年長假(容許我掩面哭一下)

必須先自首,大概從龍鳳出生以後,媽媽就比較少花心思在哥哥身上紀錄的成長。

(其實花在記錄龍鳳身上也很少,只是比較常幫他們拍照XD)

原因有很多,像是媽媽分身乏術沒時間、哥哥有時候不太配合拍照、

哥哥長大了變化的比較多的是心靈、對話和行為模式,並非一些外顯能力的改變等。

但說那麼多,總之還是一句,媽媽實在太偷懶了XD

 

不過就算久久一次,還是要為哥哥寫一點東西(笑)

翰翰之前是在蒙特梭利學校上課,這學期轉到國際學校,整個校風和學習方式有相當大的差異,

但這學期下來,我真心覺得還蠻好的,

在一個非常棒的timing轉換跑道,到目前為止給我的感覺還算是非常的成功。

 

這一篇雖是要記錄哥哥的成長,不過也會帶到一些從蒙特梭利與國際學校的優缺點,

快要念幼兒園或正在念幼兒園的家長,也許能做一點參考。

(當然對台灣的朋友參考性不大啦哈哈哈哈)

翰4.5Y1.jpg

 

過去蒙特梭利學校的學習經驗

1. 蒙特梭利幼兒園的優缺點

翰翰是差不多2歲半左右開始在台灣上蒙特梭利學校,

因為當時我在台待產龍鳳,怕弟弟妹妹出生以後才送他去,他會覺得被遺棄或爭寵,

媽媽也沒時間好好陪伴他過度從家庭轉到學校的時期,所以就提早讓他去上學。

當時在台北蒙特梭利學校適應良好,那邊老師都非常有愛心,

環境溫馨、吃得健康、每天戶外探索、可獨立工作也可練習團體生活,

特別是鼓勵小朋友動手自己操作、生活自理這塊,我非常讚許。

翰翰雖然吃飯、不包尿布、自己穿衣穿鞋這塊都在家裡已經訓練好,

但到那邊接受老師的鼓勵,又更多精細動作的練習、延伸操作,我覺得很棒!

而且,其實在幼齡階段,重點不是學校多漂亮多大,而是老師是否有愛心及師生比,

這一點我覺得以前那個學校很不錯。

 

來到上海以後,原本是想讓他去念美語幼兒園,銜接之後國際學校路程。

後來卻因為一連串的意外,我們又回到蒙特梭利幼兒園。

可是這樣也很好,食物吃得很好、老師都非常有愛心,

一個溫暖安全的環境,讓孩子適應良好,喜歡上學。

翰翰只有剛去新學校前兩三天我離開前哭過一下,

之後的「每一天」他都是期待上學的!

 

我很喜歡蒙特梭利學校的一點就是尊重小孩肢體、個性、能力的個別差異,

所以會觀察小孩的個性及發展階段,同理他們、給予不同的刺激跟幫助,

而非齊頭式都給一樣的東西、要求一樣的成果,這才是我認同的教育模式。

其他優點嘛~如果蒙式教育一直念到畢業,數學照理說也會很好唷!

他們都是用教具協助建立觀念,幫助小朋友從實體理解轉到虛擬的數字,而非死記。

 

缺點大概就是藝術類、自由創作的機會比較少,

蒙式很講求規矩,所以特別野放的孩子或比較有創意的小孩,在這環境可能會被壓抑。

英語刺激較少、大肢體自由活動時間偏少,大概是這幾項吧!

 

 

翰4.5Y10.jpg

2. 翰翰個性的轉變

翰翰2歲以前都是很沒安全感、很孤僻不喜歡與小朋友玩、害怕嘗試、特別謹慎的小孩,

如果從他小時候就跟我一起遛娃的朋友就知道:

3歲以前的他跟之後的他,簡直天差地別阿!

除了年紀到了就會改變,另外還有一點是安全感的建立。

安全感大部分來自家庭,可是去上學以後,學校也很重要。

連續念了兩間很有愛的蒙特梭利學校,我覺得讓他對「學校」的印象是相當好的,

所以一個那麼那麼黏媽媽的小孩,願意離開媽媽走進學校,

說實在認真回想起來,真是了不起的獨立阿!

 

慢慢的,他在學校認識好朋友每天一起玩,下課後又在學校外繼續玩耍,

一天比一天開朗外向,話越來越多=..=

至於「知識」方面,我覺得翰翰在學校並沒有太多的進步,

當然還是會有精細動作的操作、數棒等一些蒙式教具或生活知識上的學習,

不過翰翰可能是比較慢熟的孩子,學習速度不是那麼快也不會很積極,所以我沒特別感覺巨大進步。

倒是學校透過實作的方式學習,每一項都讓他們印象深刻,屬於重質不重量的「有效學習」。

還有上海這間學習特別重視感統運動的訓練,這一點對他肢體發展和各方面都有幫助。

 

總之,我覺得在兩到四歲階段,如果要上學,在蒙特梭利學校是蠻好的,

因為比較小班制、有愛的環境、蒙特梭利尊重小孩個別差異的理念,

都很適合小孩從家庭過渡到學校。

翰4.5Y20.jpg

 

 

到國際學校以後

1. 為什麼要換成國際學校

上海跟台灣不同,這邊的小學不管公私立都是要用考/申請的,

不管公私立,還可以再細分:

國際部(大部分需國際護照,將來要出國念大學,無法唸國內大學)。

本地部(念中國教材,將來走中國學制)。

雙語部(說好聽一點是可出國可留國內,但我覺得就是英文和課外活動比較多的本地學校)。

總之,學制這種東西就是越後面越沒有回頭路,所以一開始最好就是想好他們的未來要走哪一條路。

可能聽起來有點誇張,可是爸媽現在就要想一下他們以後大學要在哪裡念書的事情了!

像是會不會搬回台灣?什麼時候搬回去?要出國念書嗎?幾歲出去?或是常留中國?經濟能否支援?

這時候有沒有覺得當父母壓力很大?他們才幼兒園和小學,就要為他們鋪以後的路了,

搞得好像一副他們未來不能選甚麼路線是爸媽的問題一樣(掩面)

然後本地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國際學校的學費的價差是天壤之別,一個天一個地,

這也是爸媽要仔細衡量家庭支出的地方,想想錢要花在哪裡才最有價值?

別忘了,課後的才藝課也是要燒錢的,還有家裡有幾個小孩呢?

翰4.5Y27.jpg

 

由於我們不確定會在上海住多久才回台灣,我想將來還是有一天要回去的吧?

這邊考很好的本地國際學校(EX.上海中學的小學國際部)競爭非常激烈,

英文數學甚至體能不夠好都進不去,沒補習和刷題的話,只能看小孩本身資質上天賞飯吃,

要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在準備考試,拉鋸親子關係,

或萬一沒考上就要被分發本地公立學校、或屈就去念升學率稍差的私立學校,風險很大。

所以準備本地學校比較不合理(老吳也不想哈哈)、台商學校我也不偏好,

在上海有機會接觸更正統的國際化教育,加上未來我也考慮把他們送去國外念大學,

最後就是剩下學費爆貴的國際學校這條路了。

這時只能慶幸公司能部分負擔、還有長輩願意部分贊助了,

因為他們的學費實在不是一般人能負擔的起的(擦汗)

翰4.5Y17.jpg

 

 

2. 國際學校的優點

前面提到翰翰在蒙特梭利學校個性上的轉變、自理能力的精進、生活知識的習得,

現在要談談這四個月來在國際學校,我看到學校的優點及他的轉變。

 

我們這間國際學校的幼兒園很重視「興趣點」的主題式學習,

所以沒有制式的教材、沒有課表,就連ABC都沒在教(笑翻)

他們討論的問題,有時候是小朋友提出問題,然後老師就帶領大家討論,

在那陣子,老師就會給予該主題的書籍、教具來操作學習。

例如,有一天某位小朋友問「為什麼磁鐵可以吸在白板上,不能吸在我臉上呢?」

他們那幾天就開始研究磁鐵,大概是這樣的歷程。

學校也鼓勵我們連結學校的興趣點,比較勤勞的媽媽如我,就會立刻在圖書館及家中,跟進給予素材跟刺激。

或是希望我們能多傳訊息與老師分享在家玩的玩具或學習,

他們都會給小朋友機會上台報告自己的照片、影片,

一方面讓每位小朋友有練習發表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是拋出更多興趣點,

看看其他小朋友有沒有興趣了解,藉由同儕的力量擴張知識。

翰4.5Y14.jpg翰4.5Y15.jpg

 

上課前或下課期間,教室內外都有很多不同的區域供孩子們探索,

有建設區(軌道、樂高、積木)、藝術區(隨意畫畫、剪貼黏、寫字)、

感官區(玩水(幫玩具洗澡、刷牙齒、灌水球等)、玩沙、玩黏土、玩刮鬍泡)

角色扮演區(醫生、空服員、美髮美容等)。

這些公共區域的玩樂項目,兩週變更主題和擺放位置一次,提供孩子新鮮感。

翰4.5Y24.jpg

 

此外,每天至少有半小時的戶外free play的時間,

小朋友可以在操場(空氣不好時在室內多功能教室)隨意奔跑、溜滑梯、玩沙。

不需要按照老師的指示玩耍,只是單純地跟同學想怎樣玩就怎樣玩,這一點我非常喜歡!

因為仔細想想,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

就是能照自己的意思,而非老師或爸媽的意思,自由自在的隨意亂玩啊~

我覺得每天這一小段時光,大概就是他們一天中最開心最快樂的一段,

特別是現在上海的小孩去上課後興趣班的很多(不誇張,國際學校的小孩一週有五堂課很正常)

就算很多小孩非常享受上課(就我認識的,還真的不少)可是可以亂玩一通,也很幸福呀!

翰4.5Y22.jpg  

 

還有一個優點我還沒遇到,但能先寫一下。

我們學校在明年就是一年級(英制學校的一年級是一般學校的大班)會進入比較系統化的課程,

學校會根據小孩的英語、數學、中文等各項能力分小群體,

之後會把程度相當的小朋友分一小組,進行分小組教學。

強調跟自己比、不用跟別人比,讓能力差不多的小孩一起學習,

目前我覺得這個想法還挺不錯的,希望將來我也是持正面評價,哈哈!

 

缺點的話……

學費貴死人!

還有我覺得學校假放太多、三點就放學太早,家裡非全職媽媽或沒外援的家庭怎麼辦!

 

2. 翰翰個性的轉變

翰翰三四歲以後其實就變得很活潑,比以前更多話,

在蒙特梭利學校,給他們很多自己操作的機會,鼓勵展現自我能力、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情緒。

但到國際學校以後,更是強化這些部分!

不過對我來說改變最大的,是他對藝術創作及自由創意的進步。

翰翰從小就不大愛畫畫,在家不會主動要求畫畫,就算畫也是隨意塗鴉,跟一歲小孩差不多。

去外面美術課,原因是媽媽不會教、又不想他完全不碰藝術,

可是上了一年多,給他自己創作,還是畫不出東西(真的畫不出來),

沒有誇張,不過繪畫能力跟小龍小無顯著差異。

我倒是沒有要他畫成怎樣,可是就是他的天份及興趣不在此而已!

(最近因緣際會下,剩下的畫畫課,我改成音樂課了)

可是,這幾個月,他每天都會自己亂畫、亂做一些東西回來,

雖然絕大多數的情況,都是拿一些媽媽眼中的廢紙回來(你會不小心丟掉的程度)

看得出來他很喜歡且享受這個過程,

偶爾看他自己訂了一本無字天書,或是上面寫了密密麻麻他自己寫的數字和字母,

我覺得非常好啊!!!(當然整理這些很想丟棄就又不能立刻丟掉的偽垃圾很痛苦)

有時候他會跟我說,是因為同學在畫,他也一起;

或是今天跟誰誰誰一起搭樂高、誰誰誰一起玩當醫生/超級飛俠/尋寶等遊戲,

我覺得這些都是開放式玩樂和鼓勵創作的態度下的產物。

翰4.5Y3.jpg

 

聽起來很美好,可是再更深一層仔細想想,

學校也太輕鬆,這些不就是放著小孩自己隨便玩就好了嗎(掩面哭again)

但又再反折一次你的思緒,

這年紀的小孩,不就是應該這樣成長的嗎?

按著課堂教他們ABC、phonics、認字,交出一張張類似的美術作品,真的有比較好嗎?

 

不過再對折一次,不在學校學這些,然後大家都去上課後課,這不也很有事又多花錢嗎?

接著對折再對折(到底要折幾次XD)

想要讓孩子提早學會或什麼都會,或是不想孩子輸給別人,

還是單純地想要輕鬆地打發孩子時間(丟去上課,媽媽不用陪玩多輕鬆)

家長這樣的心態,又是否該調整一下?

可是有些小孩就真的很喜歡出去上課、對甚麼東西都很有興趣、也喜歡很有知識,

這樣的小孩多去上課又無可厚非,又增強競爭力呀不是嗎?

翰4.5Y7.jpg翰4.5Y4.jpg

 

 

唉,育兒就是有很多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思路可以思考著墨。

不變的是,每個小孩的天分、個性、需求都不同,家庭背景、氣氛、風格也不同,

適合別人家的小孩、未必適合自己家的。

就如同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說:「小孩不是一張白紙,而是一顆種子。」

後天的環境固然也重要,但很多事情是天生遺傳基因決定好的,

爸媽要給的不是填入父母自己想要的色彩,

而是要依照孩子的各方面條件,灌溉施肥,輔助他開花結果。

他們未來要長成甚麼樣,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但我們可以幫助他長好。

 

翰翰4.5歲階段,我覺得他跟同儕互動變多、重視同儕,

翰4.5Y12.jpg

 

喜歡自我藝術創作變多,表達負面情緒跟嘴皮上逞快罵人也很多(白眼)

但可溝通性也同樣變強,稍微勇敢嘗試一點點,稍微沒那麼愛哭一點點。

很快學會了腳踏車,足球越踢越好,踢出自信和興趣,

翰4.5Y9.jpg

翰4.5Y23.jpg

 

在爸媽的鼓勵&半強迫push下可以挑戰他害怕或不擅長的事物,

每天在我淫威下上媽媽的英文課,也堅持了一年多成為不會討價還價的習慣。

(我的名言: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P)

翰4.5Y28.jpg翰4.5Y29.jpg

 

 

 

雖然每天還是期待送他出門去上學(笑),

可是我還是欣賞他現在變強的樣子!

翰4.5Y5.jpg

翰4.5Y6.jpg

翰4.5Y2.jpg

 

翰4.5Y13.jpg

 

翰4.5Y16.jpg

 

 

翰4.5Y18.jpg

翰4.5Y19.jpg

翰4.5Y21.jpg

 

 

 

 

翰4.5Y25.jpg

翰4.5Y26.jpg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