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65-254 讓天賦自由 讀後感

最近都在記錄龍鳳入學生活,雖然依然維持看書的習慣,但365不見得有詳細介紹,今天這本書和教育有關,所以稍微分享一下。

讓天賦自由的作者是Ken Robinson,是全球TED演講中非常知名的一位(播放次數曾經排行榜No.1 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在我今年初和閨蜜一起完成的「聽TED100場演講練習英文」的目標時,就已經對他的演講「學校扼殺創造力」感到印象深刻,讓我對這本書也非常期待。

其實我個人的傾向是比較認同自學教育,而非學校教育,我認為無論是教學品質、因材施教、尊重個體發展等方面,自學都比僵化的學校評分教育來得好,大概只有同儕部分比較難取代,但話說回來,我自己小時候的經驗是同儕對我的影響是劣多於優太多XD 只是評估自己應該無法那麼有耐心和全心「長期」奉獻在這方面,所以屈服於偷懶的學校教育,因此我對批判學校教育問題的這類型的書籍自然很感興趣。

不過實際看到書以後,卻反而好像沒有他的演講或別人的書那麼有啟發性,原因在於書中的例子都是那些對一些事物有特別的熱情或才能,只是被學校、教育制度所壓抑或逃離的人才,但我在閱讀時,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無奈讀到書的最後,都沒有得到解答,而有點失望。

我的問題是:如果照書中定義「天賦」是要天資和熱情,兩個條件是態度和機遇,那會不會有些孩子就是不對什麼事物特別有熱情?或是根本沒什麼特別的天資呢?若缺少天資或熱情其一,是否可說是缺乏天賦?還是說我們窮其一生,都要一直去尋找我們的天賦,直到找到為止?如果真的沒有天賦該怎麼做?好好接受學校標準化教育?甘心當一個平凡的人?把我們的熱情發展成還OK的成果,好歹生活有些自己的樂趣?

雖然有這樣的疑問,我還是非常感謝有這樣的教育家,四處宣揚提倡改革目前學校制度與我們衡量孩子成就方式的單一化與缺失,也讓我仔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思考他們三個人的天資與熱情在哪裡?我該如何培育與幫助他們?

今天下午我也跟哥哥討論了20分鐘,他要去尋找自己對什麼有熱情、做什麼特別好的事,要把這件事放心裡去思考,如果有想法可以告所我們,我們再來想辦法給他更多的嘗試,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他們人生的第一個導師、第一個伯樂,幫助他們挖掘自己的天賦。我覺得跟孩子討論這些是很有趣,因為他也會問我,那你呢?我就可以跟他討論我自己是怎麼樣的,如果人沒有找到熱情會變成什麼樣子等等。

最妙的是,有時候要跟他討論這種議題時,我常常都會切換英語模式跟他烙英文,就當也在練自己的口語表達(還不是練他的,因為他主要在聽和簡短回我而已XD)。結果聊到一半,他問我是不是在看書或有什麼稿子?我說沒有啊!因為他說怎麼感覺我好像在照著一個東西講?我笑說:哪有啊~我英文有講這麼好,好到像是照書在唸嗎!?(自我感覺十分良好的媽媽)

總之,還是蠻推薦大家可以去聽聽Ken Robinson學校扼殺創造力的TED演講,若能買書來看也很好,希望都能給大家育兒部分一點啟發。

有粉絲問:好奇為什麼對妳而言同儕影響是劣勝於優呢?然後覺得妳是個超適合帶小孩自學的媽媽,如本身全職屬於不太自律、時間都花在網購、追劇的就很不適合了。

我的回答:從同儕上學習到了很多都是社會化的過程,包含小群體、嫉妒、競爭、比較、尋求認同、群體壓力,當然也有許多合作互助、激發進步、單純找到知音一起相處的快樂的部分,但我覺得對於「學習」這方面幫助其實是很少的(不只是一般學科,對於藝術音樂體育那些部分也是,未經挑選非有相同志趣的同儕真的貢獻了什麼?)有時候還很分心。

但人是一個群體生活的動物,所以與同儕的這些互動或經歷,當然也會變成人生的養分,但我認為這根發現自己的天賦與熱情沒有關聯。

所以就邏輯上來說,我覺得有發現並實踐自己的天賦不一定要到學校去,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人生的導師。就像我們好像沒看到莫札特、梵谷、愛因斯坦他們花了多少時間跟同儕相處,並透過他們與學校去發現和實踐自己的天賦一樣,靠的多半是自己沈醉在其中,或跟同類型的群體互動才獲得激發。但如果你是說要培養高情商與人際關係,那的確可能需要一點磨練。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所有人類的痛苦很大部分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上,最終你要達到自己心靈上面的快樂與平和,反而都是要你去跳脫人際關係,跳脫那些你自己的想法,以消除你痛苦的來源。

所以我們一邊要修煉自己跳脫這些一般人的心理問題,一邊又要以幫助別人的大愛實現群體更美好利益的未來為福祉,這樣才會覺得人生有價值了, 十分微妙。

誰也來啟發一下連續四天半夜睡不著覺吵醒我2.3.4.5次的小鳳呢?今天我讓他睡我房間,看看狀況怎麼樣?藍鑽媽媽早也精神演說,晚也精神演說,軟硬兼施鼓舞下線士氣,可惜下線嘴巴說一套、實際做一套,難怪業績遲遲未見起色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