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65-14 靠閱讀自癒:被討厭的勇氣2 讀書筆記片段分享

經過昨天的爭吵,今天早上我清楚讓他知道我的態度,他對於我不會再提醒他寫作業、練琴的時間「覺得難過」,問我為什麼不能都不能提醒?我回他說為什麼我要提醒?這是我應該要做的工作嗎?而且我提醒你沒有用,昨天晚上最後變成我因為提醒太多次你都不做害我生氣,你毫不在乎開開心心地回房間聽爸爸的睡前故事,而我是坐在客廳那花時間提醒卻唯一在生氣的人,我不想要這樣,所以我決定停止。

早餐時間很短,聊天未果,我請他在校車上好好想想昨天的事情。

送走了他,我感到心情輕鬆,開始今天的學習(笑)。我喜歡一早龍鳳還沒吃完早餐前,就把TED影片看完做好筆記,早晨是學習效率最佳時刻,也是一天一堆瑣事下來,最不容易被耽擱的時刻,更何況心靈雞湯或學習方法能夠一早領會,搞不好救了這一天。

陪龍鳳念完英文小書,我在他們玩樂的空擋叫菜和繼續看書,後來變成邊看書邊陪玩桌遊,最後則是邊吃飯、邊寫筆記、邊玩桌遊,當媽媽想要進修也不容易,也謝謝龍鳳包容一個一心多用、不專心陪玩的媽媽,抱歉我實在需要自我充電的時間。

以前看書就是看,極少數比較勤勞的時候才會用手機寫備忘錄筆記;今年我決定要開始每次都寫紙本筆記,就跟TED筆記寫在同一本吧!最近看的書是「被討厭的勇氣2」,還記得當初看第一集時就覺得受益良多,是少數我會想珍藏多看幾次的書。

 

被討厭的勇氣2讀書筆記

今天幾個章節正巧與我教育碰到的問題與所犯的錯誤有關,於是我虛心學習,也把一個重點筆記分享在這:

脫序行為五階段(皆是為了「獲得特別的存在感」、「歸屬感」)

1.尋求稱讚

為了得到稱讚,而特別去做能獲得稱讚的事,例如用功學習。
沒人稱讚就不做正確的事;沒人乘法就做出不正當的行為。

解決方式:教育者不要聚焦在他們「好的行為」,而是觀察日常細微的言行舉止,並關注他們「在意的事」,給予「同理心」。

2.引起注意
當不成資優生,就當壞學生。

解決方式:一樣「尊敬」他們,讓他們知道沒必要故意用這種方式變成「特別」。

3.權力鬥爭
也就是反抗、不順從、挑起戰爭,想藉反抗勝利來誇耀自己。
大部分的孩子會停在這階段。
解決方式:(未完待續)

4.復仇
尋求憎惡、重複對方討厭的事,得不到愛就進行愛的復仇。即使對方非常厭惡,至少還是得到了「關注」。例如跟蹤騷擾也是一種。

5.證明自己的無能
認為不可能辦到,直接放棄,也希望大家放棄自己。

 

責罵在教育上沒有效用,因為覺得用語言和溝通太麻煩,想盡快讓對方屈服,所以責罵他們。
解決方式:應該捨去「法官」審判是非的立場,要成為「諮商師」進行「再教育」。

憤怒會讓人與人關係疏遠,暴力是成本最低最輕鬆省事的溝通。

看到孩子的行為時,先想想他這樣做的「目的」,再想想「今後該怎麼做?」

不要執著在「無法改變」的事物,要直視「可以改變」的部分。

尼布爾祈禱文:
「主啊!祈求祢賜給我一顆平靜的心,去接納無法改變的事物;賜給我勇氣,去改變那可以改變的東西;並且賜給我智慧,時時能辨別兩者個差異。」

再次想想:今後該怎麼辦?

看完書之後,我覺得昨天那抑鬱在胸口的悶氣終於吐出,比起柔性教養關懷安慰我叫我去看看自己的過去,我更適合這種理性指出問題、不帶指責、而是專注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要看目的為何、今後該怎麼做會更好?這樣真的很好!人生就是要一直move on,而不是look back,往後看的解釋也都是出自現在的自己所對過去的解讀,不是嗎?我根本不記得小時候的事,也不覺得自己有啥創傷,才造就這個會受不了而對孩子咆哮的媽媽(by the way, 我已經好言提醒非常多次,也冷靜溝通後,啊就是歡不完才會抓狂啊),但我還是會對自己的孩子生氣,還是會做出不良的應對,還是會知道有最佳解但選擇不用的不理性。

透過看這本書我療傷完畢,也再次充電知道自己在育兒上該如何修正,再出去運動打拳,身心都爽翻天!下午我算是心軟,也算是跟翰翰和好吧,沒有降低我的超額服務,幫他帶了喜歡的起司與餅乾當小點心,並且跟他回顧一下我們今早與昨天的談話和結果,確保我們都學習到了。

籃球課中場休息的時候,我幫折餅乾配起司的過程,我問他說:「你能不能跟龍寶學習一下呢?龍寶每次要跟我和好時,都會抱著我,跟我說說他不應該怎樣,他下次會怎樣,他愛我。你能學他一下,也跟我和好嗎?」他說可以,接著就抱著我跟我說了那些反省他的話。

和兒子和好,和自己和好,真好!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