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原本沒有打算要寫這篇的,所以根本沒有好好拍照片,完全一時興起就隨手來寫一篇(笑) 最近一方面為了應試,另一方面也覺得到了該往前更深入學習數學概念的階段,不能只是在那邊訓練制式加減法,簡單的太簡單,更難的他的觀念不是很清楚,不可能一直掰手指算數,所以就下手買了之前就一直列在購物收藏夾的蒙氏數學教具打算在家自教自學。結果一用才發現:媽呀!效果真好!之前卡關很久的各種數學觀念都解套了,不知道拿著家裡...
每天我感到最愛大兒子的時刻,就是去學校接他下課看到他的那一瞬間與走回停車場的路上,大概人都需要一點距離美,一整天沒見之後,會感覺小孩看起來特別可愛、特別想他(但見面之後愛下滑速度有多快,這不好說)。我們一路上會分享今天彼此的生活,即使常常都是我問他比較多。我們吃飯與睡前也會稍微聊聊,但吃飯時談得很少,因為吃飯時間一旦拖得太長,我就會開始焦躁,所以聊最多的時段還是放學後的那段時間。 今天他一上車就興...
很多人都會好奇,私訊問我:對於沒去上幼稚園的龍鳳,目前他們的學習狀態為何?為什麼不會想讓他們去上學?我規劃他們哪些項目?最近在用哪幾家教材?我怎麼知道該讓他們學什麼?因為很多人的孩子年紀跟龍鳳差不多,想知道有沒有適合他們的教材或該怎麼引導低幼兒學習?
原本沒有想到要寫書架文的,可是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詢問,加上淘寶雙11快要到了,我想很多人會有需要,乾脆直接寫一篇文章,直接公告賣家連結我想最省事(笑)
1~3歲的幼兒看書最喜歡「動手動腳」,這年紀正巧也是五感發育最重要的時期,因此若是能提供孩子大量刺激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書籍或玩具,都能促進五感發育與大腦發展。今天莉娃精選出的9本書都有訓練孩子動手操作的部分,加上每本的色彩、畫風、操作模式與故事內容都大不相同,有亮片書、膠片書、轉轉書、音效書、翻翻書,讓家裡的小書櫃就像圖書館一樣主題多元不單調,豐富孩子們的閱讀體驗!
看過莉娃很多篇文章的版友應該都知道,莉娃特別喜歡給孩子看跟科普或真實圖片的書,不是因為繪本他們不喜歡,畢竟孩子們都最熱愛看豐富有趣的故事,我家的故事繪本也多得要命,而是科普知識特別能帶動孩子對這世界的興趣與學習,這是身為熱愛寓教於樂的媽媽非常樂於看見的(笑)。 像龍鳳這樣兩三歲的年紀,適合看的科普書有什麼呢?一些雖然是繪本的圖畫風格但內容為知識型操作書翻翻書,或富有真實圖片的小百科類型的書籍與雜誌...
小孩大概到兩三歲以後,除了不要不要之外,就是很愛問為什麼,問到媽媽「有嘴講到沒口水」(台語)問到大人有時候很想回一句:「沒有為什麼!」(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啊哈哈哈) 在教育孩子的路途中,很多時候他們都是被動學習,也就是說就是大人給予他們什麼素材,他們就跟著看和照著念。當孩子常常問「為什麼?」代表他們已經開始思考,產生自我意識,偶爾會對爸媽的要求質疑:「為什麼我就要聽你的?」、「為什麼我一定要去睡覺?...
有時候學校的作業內容很難掌握,像一個大班的孩子,要如何完成「製作一張自己姓名故事」的小海報呢?這張海報上面有三個區塊:我的姓名、這是我、我名字的故事。首先在「這是我」的部分,我們一起選出一張他自己的照片貼上,done。接下來剩下不會寫自己名字的部分,以及我整個看著發呆不知如何下手的「我名字的故事」。 他不會寫中文字也不會中文拼音,這些命名由來的故事用英文他也不會寫,那我們要如何完成呢...
話說有在社團看文的版友應該知道,因為明年想要讓翰翰去考一間學校,回上海後我帶叛逆小子學習偶爾也是互相傷害,媽媽被他無禮&無理的言行舉止弄到很不爽,雙方砲火猛烈,你來我往沒有虛招。但如果不想讓孩子去補習或請家教,反而撕裂親子關係又划不來,重點是還有漫漫長路要走,要想改變別人太難,不如就改變我自己。
壓力褲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我相信許多女孩們的衣櫥裡都至少有一件,我也不例外,還有三四件呢!而且每一件還都不同品牌喔,因為很想試試哪家的最好、最值得,就像20歲的女孩一樣,面對自己還不確定喜歡哪種男人時,一定會想走馬看花到處看看(寫到這,身為中年三寶媽突然有一股淡淡的哀桑)。早在這次MARIN邀約我合作前,我就買過它們家的輕塑日著壓力褲(應該是這名字吧?好多年前買的也有點忘記),我覺得他們家布料...